幾天前我推著寶寶去書店,出來後看到一個賣「爆漿奶油紅豆餅」的攤位,一位60多歲的老板娘與女助手正在笑著閒聊…想到小熊們愛吃這一味,就去買幾個綜合口味帶回家。
當時非尖峰時刻,生意清淡,我在等待她們裝袋時,突然聽到很奇怪的哭聲:又像小貓、又像小孩,哭聲很規律、感覺很遙遠,就像百貨公司裡的背景音樂?聽起來有氣無力的….我直覺這不是貓叫,便問老闆娘:
「這裡有寶寶在哭嗎?」
老老的老板娘,笑著指指她的年輕助手說:
「是她的baby啦~這個媽媽真狠心呢…」
年輕的女助手卻不太在乎的說:
「大家都說baby要運動啊!我就讓他好好運動、運動…」
這種說法,讓我想到剛剛在書店看到的排行榜暢銷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裡面的名言:「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
我忍不住問了這位年輕母親:
「你平常,會用『哭』來做運動嗎?」
這位母親突然愣住,啞口無言…
場景換到我住的社區,幾個外勞推著老人,自顧自圍成一個圓圈在聊天,老人們沒行動能力,只能面面相覷的對望… 突然一個老人開始嘆息、哭泣,外勞們卻繼續聊天,我忍不住走過去提醒她們:
「這位老伯哭了,應該是不舒服吧?」
外勞看到我,有點驚惶,但笑著解釋:
「太太,沒關係,他常這樣…他也需要運動啊!」
你會不會覺得這邏輯很奇怪呢?
這位老人是想要運動運動,所以才開始哭泣的嗎?
如果不是,你覺得寶寶也是想運動、所以才愛哭的嗎?
這是因果的倒置解釋。
哭泣,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因為心理難過、或生理不舒服,又無法改變現況或無法求救時,才會出現的悲傷行為。癱瘓的老人、無行為能力的嬰兒,因為不能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身體的不適,所以才會哭泣…怎麼扯到他們是在做「運動」呢?
即使我已經養小孩十多年、即使每個孩子出生都有長輩告訴我「要讓孩子哭、因為這是很好的運動!」我還是一直覺得:這理論真是很不可思議啊!
小熊出生時,我買了一套【The Baby Book(親密育兒百科)】,是我帶去美國又帶回台灣、覺得最實用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到美國一對夫婦聽朋友的建議,對寶寶的哭聲置之不理,並嚴格規定該讓寶寶哭多久…結果寶寶變的更愛哭、有時更黏人、有時很疏離,感覺親子間失去了什麼?
最後這爸媽才醒悟:「寶寶不再信任我們了!」
我養三個兒子,也曾試過百歲法的建議:讓孩子哭、當作是運動。結果呢?與上述一樣!孩子大哭完後,不願跟我Eye contact、用疑惑不信任的眼神看著我、一放下就很不安、更難重新逗他們笑!我們之間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賴感不見了....試過後才知道:我的孩子適合親密育兒法、不適合百歲法(我懷疑我的兒子是特例嗎?)因為「今天我讓寶寶哭,明天寶寶讓我哭!」。
最近因格友的推薦,我讀了一本【建立愛與信任的引導式對話法】,更印證了以上想法。作者本田千織學過 Baby Sign (嬰兒手語),她在兒子滿月時開始教手語,結果兒子兩個月大就會比「想喝奶」、「想拍嗝」的動作…之後又學會了「想被母乳背巾背」、「想換尿布」的動作。作者提到一個很重要的結論:
「…兒子總是心情很好、是個很少大哭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