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眞眞不是有運動狂熱的人,運動成績也普普。也許是上帝希望對我上半輩子的運動不足有所修正?祂賜給我兩個兒子,從此,我的人生可就豬羊變色了!
整體來說,女孩好靜,男孩好動。我雖不是很女性化的人,但是嗜好卻是很典型是靜態活動:閱讀、畫畫、聽音樂。也許上上半輩子這些都做太多了?有了兒子以後,生活型態大改變!我就像是土雞場的看守員,帶著兩隻放山雞到處跑!因為兩人都一樣精力充沛,不給他們多多運動發洩的話,連我家屋頂可能都拆了!所以千萬別說我有想去培養什麼「文武全才」孩子的偉大夢想…余豈好此道哉?余不得已也!
不過跟著兒子運動,我發現了女性成長經驗中,完全不同的新視界!那就是體育在教養上的意義。
體育可以教的東西,在國語與數學等學科上是學不到的。蔡元培會在北京大學力推體育,是因為他相信:「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完全人格是否要由体育才能培養?我太資淺,不能以經驗驗證;不過陪小熊打棒球三年、踢足球也三年的經驗來看,對於男孩子的教養,的確可以用運動來強化的!尤其是加入球隊,意義更是不同。
*小二的小熊,代表學校參加縣長盃足球賽
從人類演化的歷史來看,古代的男性出外狩獵、女性持家。所以男性對會動的東西(在遠古是獵物,在現代是汽車、飛機),從小就有莫大的興趣!(見--嗜圓族男孩一文)。女性則是家庭裡的照顧者(CARE GIVER),對於人細部的表情變化特別敏感、溝通與語言能力也比較強。
男性狩獵、征戰,都講求體力、合作與策略。但是在現代已經不需要男人去野外獵鹿肉吃了,難道本能就會馬上消失嗎?失去了狩獵場或戰場,男人該寄情何處?運動場就是個替代的好地方!在哪裡,他們可以盡情奔馳、合作或競爭、甚至於找到男人才懂得的友誼。
話好像說的有點遠了,不過小熊在棒球場或足球場上,不但鍛鍊了體能,也加強了不少人際關係技巧。舉例來說:他不喜歡亂告狀或出賣朋友,這跟球隊的友伴與義氣培養有關;他知道平日就該守法,這與球賽有規則與懲處分明有關。所以我鼓勵孩子多參加團體球隊的競賽,是因為身為母親,我看到體育運動在孩子身上的很棒的良性影響(當然,運動後的好吃好睡更不用說了!)
最近世界盃足球賽,我常陪著小熊兄弟觀賽。弟弟五歲其實看不太懂,但是小熊因為參加足球隊,遠征過縣立足球聯賽,加上他們學校的老師很鼓勵孩子看世足,所以小熊隊世足賽,是有某種程度狂熱的。
老實說,世足賽也是我用來教育孩子的好工具。每次觀戰,我都會拿出世界地圖與國旗圖,與兄弟分享場上兩球隊的地理位置、國家大小、國旗長相。孩子們也因此學到不少新鮮事,例如:迦納是在非洲上半部沿海的一個小國,只比台灣大一點點;南北韓的有著對立的關係;還有南非國旗上為何有英國的米字旗?以及什麼是帽子戲法?這些對我而言,也是新鮮事。
最近的一場比賽,澳洲隊開場不久便進球領先,全隊奪勝氣勢正旺,想不到主將以手擋球犯規,還吃了紅牌黯然退場(下一場也不准出賽),同時迦納也因此罰球踢進得分!澳洲隊本來的勝券在握,變成危機四伏…最後是一比一勉強踢和。
我告訴小熊:
「希望你能記住:一時的領先不算什麼,輸與贏瞬息萬變!千萬不要為了求勝而不擇手段,要守規矩;犯了規後,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
小熊認真的點點頭。如果這句話是在課堂上跟大家一起念的,他可能就當耳邊風了.... ..孩子由球賽所得到的經驗,有時會更有說服力、勝於八股的教條陳述。
*小熊與學長們在球場邊玩耍,等待下一場比賽
顏擇雅在她的另類教養觀裏,有一篇文章:「加強體育,提升競爭力」,與我的想法可以共鳴:
「西方比我們更重視體育,其中又以英美最甚,知名獎學金如牛津的羅德斯(Rhodes)都格外重視體育成績,就是看中體育於智、仁、勇三方面都具有養成功能。英國人甚至認為,自己是憑這種教育信念而擊敗拿破崙,所以才有這句俗諺:『滑鐵盧是贏在伊頓公學的球場上。』…」
反觀台灣呢?台灣能生產世界一流的筆電與腳踏車,但是足球世界排名只有167名。再仔細看看:這次打世界盃的三十二國中,有一半的國家人口少於台灣,也有一半的國家國民所得比我們低。南北韓和日本都有參賽資格,為何我們連邊都沾不上?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台灣的教育一向不注重體育,只重智育。
如果小時候的台灣孩子,多半沒在球場打過球、不知道尊重裁判與規則、不能夠培養團隊精神與運動家精神,難怪長大後,會變成隨便闖紅燈、在立法院打罵無視別人存在、做事情以私利為重、沒義氣、踩著別人的屍骨往上爬的人;在群體中的團結性是一盤散沙!
從小不讓孩子多多在運動場上,養成好的體魄與品德;只知道鼓勵孩子在學業上多贏別人一、兩分…勝利的歡呼將是短暫的,真實殘酷人生在之後才開始。
*以上是一個土雞場看守員,對世足賽的一點隨想…土雞放養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