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過學齡前的中文老師吧?我覺得:與其逼孩子早點哭著跑步,不如跟著孩子先一起慢慢散步;我強調的是:一起.
教育的事情,不能光靠外包.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了解其步伐,脾氣;用錢去買N個好老師,不如自己學習如何當孩子的好老師--至少在他們小時候最需要你的時候,儘可能多陪陪他們,一起去看花,看草,賞鳥,觀魚.
以下的文摘,與大家分享:
---------------------------------------------------------------------
.......
「及早教育」和「世界和平」一樣,聽來就是理所當然的--誰能反對讓孩子在起跑的時候領先別人一大段?可是,這樣暖房催熟式的成果逃不出報酬遞減法則的制約。不錯,有些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踏進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能讀有章節的書、會寫自己的名字、對功課表應付裕如--的確令老師讚歎家長得意。
但是他們能就此一帆風順嗎?提早學習能有長遠的收益嗎?其實不然。新近的研究顯示,提早完成學習的進度並不擔保日後名列前茅。
美國費城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園時期在積極學習讀、寫、算之中度過的孩子,以及在悠閒遊戲中度過的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並沒有明顯可見的學業差距。唯一的差距是,暖房催熟般提早學習的孩子往往較易產生焦慮,也比較欠缺創意。
*孩子們在大阪機場觀察日本"和人形--太鼓"
雖然有許多人相信,先把字母、數字、形狀、顏色學好是上小學的最佳準備,小一老師們的看法卻不是這樣。他們認為,社會適應良好、懂得與人分享、有同理心、能聽從教導的孩子,比較能把讀寫算都學好。
事實是,人類從一出生就在為學習搭硬體路線,到情緒上、心理上準備好的時候,學習最能水到渠成。有些人的發展會比較慢,但是多數人最終都能完成里程。孩子只要「開了竅」,可以一夕之間從糊塗蟲變成好學生。
這是不能急的事,而我們這種趕個不停的文化最難得的就是耐心。我想起我兒子五歲的時候,第一次帶回閱讀作業的苦況,他不會唸字母拼成的單字,字母越多他越唸不出來,當時我還以為他可能有閱讀障礙症。
可是,沒過多久,他就好像腦袋裡的電路突然通了似的,隨便拿起一本就能流暢地念,而且變成很愛看書,連上床時也捨不得放下。
專家都一致認為,正式教學從六歲時開始成效最好。六歲大的孩子已經比較能夠理解抽象概念,前兩、三年快慢不一的發展也大致拉平了。六歲以前過早學習讀寫算,可能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進而影響到以後的學習意願。 ....
詳文見: 中時電子報 慢的教育 簡介
========================================================
冬天到了,大家多保暖喔!!請原諒我無法及時回應,留言都有看到了,感謝好友許多溫暖的鼓勵,真誠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