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迷你熊最近上了幼兒園,園方要求家長,一開始要去陪讀三天。

以前兩位哥哥在美國念幼兒園時,從未有此"陪讀"的要求...但我很喜歡這作法,所以去確實地陪讀了。這期間,試著解開一切疑惑。

最近有位母親難過地問我: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幼兒園長討論關於"分離焦慮"這件事情,文中指出:孩子在學校想爸媽會哭鬧,並不是"分離焦慮",而是因為爸媽讓孩子不會自己吃飯、不肯吃青菜、不會自己穿鞋...每當園方要求孩子去做這些事情時,孩子就會想起爸媽(的寵愛)而哭泣。

這位母親開始懷疑自己對孩子是不是太寵了?所以剛上學的幼子,才會不斷哭著找媽媽。

*在幼兒園學習放拖鞋的迷你熊

2

我去查這文章後,發覺其立意是好的:希望父母能放手,讓孩子有獨立並學習的機會,只是有部分的陳述,有待討論: 

"同樣一批三歲的孩子進來,有些可以落落大方的和媽媽說再見,轉身大步踏進學校,媽媽還在後面追著說:「啊~怎麼這麼快啊,第一天上學好歹也讓媽媽照張相嘛!」因著孩子對自己的信心,團體生活對他來說是期待更是樂趣;有些親子卻是一再上演著骨肉分離的劇碼,媽媽對於孩子負面的情緒無法處理,也許是出於寵愛、也許是出於彌補又或者是反射自己童年的缺憾,但這些卻都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老師看著媽媽眼角的淚水伴著複雜的情緒甚至是求助的眼神,在多日的等待與陪伴無效後,也只能扮演劊子手才能斬斷這千絲萬縷的臍帶啊~

而這真的是分離焦慮嗎?不,這不是分離焦慮,因為這群孩子說「想媽媽、不想來上學」的時間點,全都出現在團體生活受挫、老師對他有所要求之後,像是請他自己拉碗袋上的拉鍊(我不會,我想我媽媽)、自己練習吃飯(我要我媽媽來接我)、嚴重偏食老師要求練習吃一根青菜(我不要、我想回家)…對於學校的大人(老師)不再如家中百依百順;對於自己必須拿起湯匙自己吃飯;對於想玩的玩具不再能獨佔;不想吃的食物需要開始練習接受…等等情形出現的反抗與無助的情緒,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而自始至終需要改變的,從來都不是孩子,孩子無辜,他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喪失了許多能力與發展的機會,現在我們會陪著你們加倍幫孩子補回來。"  

文章寫得十分婉轉,但是看完另人容易有疑惑:

1.三歲,一入幼兒園無法落落大方與爸媽說再見的孩子,就是被爸媽(或家人)寵愛帶大的結果?

2.孩子想媽媽的時間點,果真的都出現在"自理生活無能"、"不順己意"的時刻嗎?

3.自始至終需要改變的都不是孩子=>所以,生命中的前三年由父母帶的孩子,喪失了許多(自理生活)的能力、養成依賴驕縱的問題,應該零歲就送入(蒙特梭利)幼兒園,孩子才會不被耽誤?

(ps: 這對許多犧牲事業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而言,是個不小的"警告")

E2    

我的三個孩子剛上幼兒園時,都是會哭著想媽媽的。

他們都在三歲左右入園。老大是三歲半,知道因為媽媽必須照顧剛出生的弟弟,所以去園時,前幾天都是默默流淚,我離去時在窗外偷看著,也是滿心難受,但必須狠心不回頭。

老二在三歲兩個月時進入美國教會幼兒園,他開心地衝入教室一個禮拜後,才發現不對,之後每天早上抱著我狂哭、不想進教室...

老三兩歲九個月,第一天上學,有我陪讀,一開始玩得好開心,但是玩到11點累了,便哭喊著要回家,不要待在學校裡。

很遺憾,他們一點都不能落落大方跟母親說再見。如果照那篇文章的觀點來看,我是個教育失敗的母親,因為我讓他們上學無法豁達地轉身、體驗團體樂趣。

但根據我這三天陪讀的觀察:的確有孩子對第一次上學毫無困難(女生居多),不過更大部分人是哭著想媽媽的,而且有人十分激烈,狂喊、哭叫、衝到門口想去找母親(男女都有)....而且可以持續好幾小時不停止。

一個小小孩,被送到不認識的地方、面對不認識的人與環境,心中當然會想找到最親愛的人,可能是一直照顧他的母親、可能是外婆。但任憑自己喊破喉嚨,都不能見到熟習的臉;更糟的是:他們抽象思考能力尚不發達( =>腦中還不能理解"母親只是現在暫時不見,但之後還會回來"的概念。)所以,被遺棄的恐懼感,油然而生

所以越幼小的孩子,這種焦慮會越嚴重。

我看到那些哭泣想親人的孩子們,其實老師根本沒下任何指令給他們!他們就是一直哭著,不是在不吃青菜、不會拉碗袋拉鍊的時候,更不是在想玩玩具而不能獨佔的時候!是在一進教室看不到媽媽或家人的時候,或是哭累了、開始加入團體,玩到一半又突然想媽媽的時候....

迷你熊第一天去上學時,我(早就)告訴他媽媽可能會離去,所以他黏我很緊,小心翼翼不肯讓我離開視線,也不太願意參與課堂活動。

抱著實驗的心態,我向他保證:第二天起,媽媽陪你上學,決不會離去。

第二天起,我只是坐在角落,靜靜觀察活動進行 (第三天也是如此)。我發現迷你熊的態度有很大轉變:他只要看到我有在教室裡,沒有騙他離去,就會放開心胸,熱情與老師互動、參與所有的任務;更沒有一次說出:"我不會、我要媽媽幫忙"的時刻。

知道我看到更棒的是什麼嗎?那些其他一開始狂哭、什麼都不願意做的孩子,第二天若有一位熟習的家人陪伴(爸爸、外公外婆也可以),馬上神奇地變得開朗、願意去探索、願意接受老師的指令。慢慢的去接受老師、喜愛同學。

反之,若家人仍不出現,表現出來的是一陣陣的哀鳴,或是冷漠封閉....之後,再慢慢願意接受老師下,也會開始加入部分活動,但起步的哭號與衝擊是很強烈的。

 

*這是一位第一天狂哭不止的女孩,在爸爸第二天陪讀後,態度有了神奇的改變,願意去探索、聽課。

小女孩不是特例,另一位小男孩在外婆加入陪讀後,也是正向改變

4  

我知道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被陪讀(現實的確無奈),但是若能有漸進式的陪讀,會有不同的影響。尤其是對分離反應激烈的孩子,家人,就是孩子的「安全堡壘」。

發展心理學家Ainsworth把親子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這類幼兒與母親在一起時,把母親當做「安全堡壘」,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必定會有十分哀傷的表現,但當母親回來後則露出欣喜的反應,並尋求與母親身體上的接觸。

第二種是「焦慮/抗拒型」,這類孩子常留在母親身邊,很少去探索環境;當母親離開時則有非常苦惱的反應,當母視回來時卻出現矛盾情緒,他雖然對母親很生氣,但仍想要試著接近母親,不過若母親試著與他有身體接觸,他則加以反抗。

第三種則是「焦慮/逃避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只有少許不悅,母親回來後,他則掉頭不理睬,逃避與母親的接觸。

這些依附關係,是由照顧者與孩子共同互動所產生的良好的親子互動,會造就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未來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會較其他兩種類型的孩子還要好!因此嬰兒時期的親子關係,會決定日後孩子的情緒行為發展。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是孩子的「安全堡壘」,幼小的孩子因為依附著、愛戀著他們,那些因離別的哭泣反應,其實是很正常的,不該被說成是一種自理生活無能下的反應。

小熊與小小熊在三歲上幼兒園,的確很會哭,但是六歲上小學的第一天,卻都很落落大方---他們開心地與我道別,勇敢擁抱新環境。

所以時候到了,孩子自然會懂。不必在三歲時,去苛責他們不捨的眼淚。

有一句話說的好:孩子喜歡去好玩的地方,但只留在有愛的地方。

愛,是需要時間培養的。讓幼小的孩子了解母親會再回來接他、讓孩子培養與老師彼此的信任、讓孩子學會等待與忍耐、獨立與自信.....這些都需要時間,不論是家長或是園方,都不該曲解孩子哭泣背後的真義。

有一位心理系學妹說得好: 直接否認孩子的感受其實是很暴力的,也容易讓孩子懷疑自己、覺得自己不對、不好,對於孩子的發展是有不利的影響的。

身為教育者,該去同理孩子離開熟悉的環境、開始接觸陌生的人事物的緊張感,告訴孩子緊張是正常的,教導策略讓孩子與負面情緒相處,孩子才會打開心胸,面對問題。

生命固然潛力無限,生命更需要溫柔守候。灌溉孩子、理解孩子、等待他自然成長。三歲的孩子,並不是去幼兒園從軍,而是去家以外的地方,體驗更多愛與生命的神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