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長問我:下課後孩子有那些計畫?要參加那些課程、學那些才藝才好?

台灣的孩子很幸福,從小就學了許多東西。我家老三熊董事長目前上小班,班上有位媽媽告訴我,她發現有些幼兒園/小學的孩子,下課後生活就是不斷的趕場:學英語、學畫畫、學游泳、學音樂、學舞蹈!有的人周一到周六時間表都是滿滿的!老實說,這狀況讓我聽了,有許多感嘆。

讓孩子學些才藝是好的,但是,不該用才藝課取代正常的親子生活,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上班媽媽有工作,讓孩子去安親班兼學才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全職媽媽,不該變成穿梭在才藝班間的車伕!

現代的父母,尤其是亞洲的父母,都很怕孩子"浪費時間",更怕聽到孩子說:「媽媽,陪我玩~~」所以把孩子的行程表塞滿滿的,還會告訴自己:才藝課很有趣,我的孩子很開心

的確,適度安排一些才藝課,能給孩子啟發與快樂,但每天排滿滿的才藝課,對孩子來說,其實是種過度的負擔。

我曾看過英國一位華德福學校的老師,在親子天下訪問的影片中提到:

「我們學校的孩子很幸福,因為他們可以玩耍、可以被允許當個小孩,很久很久!」

11.jpg

全職媽媽當初退出職場的本意,不就是要陪孩子嗎?但我遇到某些媽媽,一定要請"老師"、"專家"來陪孩子,自己化身為「才藝規劃經紀人」,把孩子外包給各種才藝課程,喪失了自己帶孩子玩耍的能力。

這是很可惜的一個現象,身為母親,怎麼會不知道要如何跟孩子相處、帶孩子一起玩呢?母親,應該要有自覺、自信,試著找回自己心中孩子的部分,好好跟孩子騎車、聊天、講故事、畫畫、做點心、在草地上奔跑、看白雲....這些,比排滿滿的才藝課好。父母的用心與親自陪伴,絕對是孩子無價的禮物

7.jpg

有人曾問我:美國與台灣的幼童教育,有何不同?以上的描述,就是大不同:台灣父母太依賴教育外包,不敢自己放手帶孩子。這可能有其社會、同儕的壓力:因為其他的小孩都在學才藝,自己的孩子不學,怎麼跟上呢?

有位母親,每天都在車陣裡不斷穿梭,因為老公一定要送孩子去台北名校讀書,下課後又要她送孩子去各種才藝班、英語班、體能班;她常感嘆說:自己總覺得好累....好累....

有一天,她終於覺醒了,跟老公攤牌,不想再當車伕了!她把孩子轉回附近小學就讀,才藝班也減少,生活的品質馬上改善很多。

陪伴孩子,其實真的不難。坊間有許多手作書、教養書、玩樂書,都是唾手可得的參考。買些美術書來與孩子一起畫畫;借些好聽的音樂與孩子一起欣賞、舞蹈;帶著孩子去騎車、散步、賞月,都沒想像的那麼難。

還有許多生活教育課程,也是很重要的---請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吧!我家的孩子三歲起,就跟我一起學洗碗洗菜、疊衣服晾衣服,一起分擔家事;千萬不要連家事都全外包給了傭人或一手包辦,讓孩子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

重要的是,請給孩子一些能發呆、自由想像的時間。<感動腦>一書的作者茂木建一郎就說過:創造力,來自會空白的心靈。生活中排滿滿的行程、沒有放空的時間,人就不易有想像與創意的空間。

母親的可貴,不在於高超的駕駛技術、找好老師的排課功力;而是在於用心的、真誠的陪伴。畢竟,孩子要你陪的日子,也就是幼小的時候。將來大了,你想要陪伴時,孩子也沒那需要了。

孩子不會記得你開車送他去才藝班的時刻,卻會記得你與他一起散步、看花、數星星的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