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須說:學語言,環境的確是一大重要因素,如果母親可以與孩子用英語互動,那是最棒的;但如果不行,常讓孩子聽CD、看影集也是好方法。

我家的兩個大孩子從小看了不少Sesame Street、Magic school bus,Words world也很愛;台灣的迪士尼頻道可以轉換雙語,我通常會把把字幕遮住,讓孩子看卡通練習聽力。不用花大錢,自己在家也可以作。

把平時讓孩子去吃大餐、買玩具的錢,省下來買些英語繪本,反覆念給孩子聽;這樣也未必一定要很小就去補習,至少小一到小三可以輕鬆些。

我想說的是:語文是一種工具,孩子的確可以訓練到把英文說的發音有如外國人,但是學習的內涵、肚子裡有沒有東西,更是重點

不要把學英語當作是唯一的目的,英語就是一種語言,而語言就是工具。學英語的目的不該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或全民英檢,而是了解西方的文化、了解他們待人處世的應有禮節。

*圖:我去美國小學講故事,小朋友勇於提問的狀況

me  

有位外國友人戲稱某種人士叫「英語土匪」,見了外國人就拼命拉著要練習會話,態度很具侵略性,讓人看了很不舒服....這是為了學語言而不尊重他人的作法。

小熊剛回台灣時,也遇過這類的媽媽,硬拉著小熊要與她的孩子練英文,想不到小熊很不以為然的用中文回答:

「我們都在台灣了,為何玩也要強迫我講英文?」

外子在美國的指導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病毒學大師,他從小並未在美國長大,而是在匈牙利念完大學後才到美國深造、在美國建立研究室、定居。與他講話,都發現他有一種奇妙的口音,講話也不如美國人那樣俐落道地,因為他的母語並不是英文。但是他專業的科學研究能力、又獨具幽默感的講學方式,讓他在美國與世界病毒界備受推崇。

孩子學語文不是只要字正腔圓、單字背得多、厲害到參加英語比賽就是最棒的了,我在國外遇過許多傑出的科學研究者,來自世界各國,他們的英語(美語)多少也有些口音,但是他們敢用英語,又有真才實學,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學問,要能言之有物,那心裡的「物」,才是真知灼見背後真正的道理。 

日本東大的教育家陰山英男指出:紮實的母語基礎,是日後思考的重要工具,把母語學好是學習的王道!我個人則認為:不是說孩子在台灣這中文的環境裡,中文自然就會好了。大環境可能只教會你孩子很俚俗的用語,但中文是種很深奧的、很美妙的語言;本末倒置的從小只重視學英文,未免有些可惜。

語言學習,是一生的功夫,父母要給孩子動機、準備環境,但也不用過於焦慮。馬英九、蔡英文的英文能力都超好,我曾經看過他們如何學英文的專訪,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說:長大到美國唸書後,在那大環境裡才把英語學的最多、最好!所以孩子還小時,若能適當的、快樂的學習英文,那就夠了。

台灣的父母,其實英語程度不差,真的勸大家:勇於與孩子朗讀、勇於與孩子共同學習英語,美麗無暇的發音,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真正學到單字與用法、勇於使用外國語言,才是真正有用的學習!

 

 * 摘自<小熊媽的經典繪本101+>,第一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