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朋友聚會完,分開之後,你的心情是變好還是變壞?如果感覺更糟,那究竟為什麼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這些人身上?....要是你的好朋友無法帶給你快樂,你就必須結交新的朋友。

---------------------------------------------------------- 

記得我在美國當中文學校老師時,開車去授課的路上,我最喜歡放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隆。克拉克的CD,就是他念自己的暢銷教養書:< The Essential 55 >( 中譯: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我把他的55條法則,也變成牆上的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


本書作者金。碧登,與隆。克拉克是亞特蘭大克拉克學園的共同創辦人,也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在美獲獎無數。她所寫的這本<學生教我的17件重要的事>,本名為Crash Course,意思是速成課程、就是在短期內讓你學會一種東西。不過書中的內容可不速成,而是她多年累計的教學體驗,精華版的心得傳授。身為教育者或父母,的確該好好參考參考!

 7 things1    

 本書分成17個部分,內容包含生活各種面向,如自我修復能力、遊戲的能力、堅持到底的精神、如何激發創意、練習時時感恩的能力....

其中我最有欣賞的有兩個地方:交友,與欣賞彼此差異(洞察力)。


交朋友是件快樂的事,但是人越來越大後會發現:不是所有的友誼都值得持續。作者很睿智的問了一段話:

和朋友聚會完,分開之後,你的心情是變好還是變壞?如果感覺更糟,那究竟為什麼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這些人身上?....要是你的好朋友無法帶給你快樂,你就必須結交新的朋友。

我家老大上國中後,回家竟然開始會念念有詞地罵些難聽的話,對弟弟態度兇惡,開始我以為是青春期的問題,後來仔細問,才知道班上不少男生也常口出穢言、對人惡劣(台灣常見的嗆人文化,在國中也開始普及,遺憾...) 於是他也開始把自己武裝的很兇惡,結果不知不覺養成這些習慣。


但他反問我說:大家都這麼兇,為何我就要溫良恭儉讓?


我建議他:要慎選朋友。別人都做的事,不表示自己也該有樣學樣!離開那些行為不好的、妨礙自己成長的朋友,多去接近行為高尚的人。就像作者說的:要讓自己周圍圍繞的,都是會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

另一段是關於有一次作者帶著幾個成績優秀的非裔學生,去某知名高中做獎學金面試,結果旅館的提行李的白人卻問:

「這些孩子是哪個球隊的?來打球的吧!」

原來美國白人普遍對黑人,都還是普遍保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

其實,在美國或全世界,依舊有種族歧視的存在。想想台灣,即是是同一種族,卻也有不同族群歧異的問題,我們常常在小小的島裡對立,分誰是客家人、原住民、新移民、本省人與外省人...然後每到選舉,就被挑出來,互割傷口、互相撒鹽。

作者說得好:我們必須努力了解別人的文化與種族背景,同時擴大生活圈,結交與自己不同的人,千萬不要隨意複製或散布族群對立的言論;還有,別以為你知道別人過的是什麼生活!在下判斷和發表評論時,一定要三思。要是你對一群人懷有族群歧視,請務必放下這種偏見。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後代子孫,你非改變不可。

這是一本值得老師與家長都深思的好書,個人十分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