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覺---孩子們喜歡用大喊來蓋過別人的聲音:你有意見?我更有想法!你愛大聲?我吼的比你更有力!不過民主不只是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而已...

============================================================

小熊學校上周很忙,各年級紛紛出動,到不同地點去校外教學(美國稱為Field trip):一二年級去天文台與木柵動物園、四五年級去參觀桃園的可口可樂工廠(此地熊族也很想去..)、六年級去畢業旅行三年級的孩子呢?他們前往北邊的海港基隆,預計參觀「陽明海洋文化館、中正公園與海門天險」。 (很想順便去看小賽的外婆...)

可惜天公不作美,孩子們看了「陽明海洋文化館」後,基隆這雨港果然陰雨不停,公園與戶外景點不方便去,學校就臨時決定:改往「十三行博物館」參觀!

 小熊與同學們一路上都精神抖擻,好奇學習,連隨隊幫忙的我也學了很多,我們學到了:

1. 陽明海運的官方色彩與歷史故事.

2. 大陸遷台,運黃金郵船的事蹟 (=>眞的有運金船耶??)

3. 海龜的生態、台灣綠蠵龜迴遊狀況.

4. 如何將輪船駛出海港!(=>真實模擬操作,此為小熊最愛的地方)

5. 十三行遺址與十三行博物館的由來.

6. 台灣最早煉鐵居民的故事.

7. 原住民(泰雅族、太魯閣族)文面的理由、形式與做法. 

 
讓孩子們去校外教學,果然收穫良多,比光在教室解說更能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回家後我卻頭腦發昏因為腦中充斥的,都是孩子們的喊叫聲

這讓我想起上學期,也有去當代課老師的經驗,回家後腦中嗡嗡作響孩子們,你們講話為何都用喊叫的呢?

曾在網路看到一篇內容關於「為何歐洲孩子可以安安靜靜的參觀博物館、我們的孩子為何不能?」的文章。校外教學當晚,我把類似疑問貼在Facebook上。心理系學弟很可愛的回應說:

我們的台灣小孩現在都很有自信,不再是以前封閉壓抑的家教

我的回應是:

我想是噪音污染,所以人人必須大聲說話些...~

這幾天我一直在仔細思考這個現象。推敲出幾點可能:

1.) 環境影響:其實許多亞洲地區也是,海外旅遊時,一聽到聲音響亮的團體,大概就可以推測:「亞洲團來了!」日本人如此、香港人也是如此….為何歐洲團比較安靜呢?

亞洲普遍地狹人稠的環境,造成噪音量大,我發覺老師在外面都要一起大吼,孩子們才聽的見指令,因為車子聲、市場聲、工地聲大城市裡,聲音實在太多了!

2.) 大人的身教:我在市場裡、街道上,到處都看見大聲講話的人,孩子若不大聲一點回應,還會被長輩念!(小熊就是)。所以你吼、我也吼;你叫?我也叫!!君不見我們才結束的選舉,哪一個人不是大喊大叫、聲嘶力竭?這是全民運動,不是孩子一人的問題

3.) 民主素養不足:台灣這幾年的開放與努力,人民當家的觀念已深植人心,學弟說的確實有些道理。我們的孩子比起當年的我們,有主見、敢說話多了!這是很可喜的現象。

 但是我發覺---孩子們喜歡用大喊來蓋過別人的聲音:你有意見?我更有想法!你愛大聲?我吼的比你更有力!不過民主不只是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而已,伏爾泰曾說過:「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要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們的民主,似乎還少了幾味要素:那就是尊重、學習傾聽電視打開:比比皆是互不相讓的喊叫--國會裡是司空見慣的戲碼、家裡罵孩子的大人,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大人都不會彼此尊重、輕聲細語,又怎能要求孩子做到呢?這是民主素養的欠缺,也是大人該反省的地方。

*小熊與同學們十三行博物館前玩遊戲.

play-all.jpg

選戰結束了,我很開心,我開心的理由是:不再有滿街的海報、吵雜的宣傳車、與飛揚變調的激情溝通的方法,豈止只有大喊大叫而已?

期待全台灣的孩子,能有不用大聲喊叫,也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的那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