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的班長,粉光蔘的掙扎--我讀"國寶中醫的養生智慧"

小熊今天起不了床,因為他整晚為過敏鼻炎所苦,鼻涕倒流,鼻水不止,晚上睡不著,凌晨時分才輾轉成眠。

我們實在不忍心叫他起床,可是今早學校有朝會,小熊有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整隊管秩序。

因為他才剛被選上班長。

最近如果小熊哥使想性子,我都喜歡陶侃他:

「班長,要作班上同學的模範喔!」

不過事實上是:選班長的同時,也有選出縣及市的模範生,大家選的是兩個乖巧伶俐的小女生。聽說選班長在小熊班上,是種有點好玩的輪替,而且歷屆選的都是男生,因為班長要負責整隊管秩序,所以班長就是大聲公或作粗活的角色吧? 

今天班長起不來了,誰來整隊呢?媽媽有點擔心。可是更擔心的是這位班長,鼻涕流個不停,試過各種過敏藥都沒什麼用,整日鼻子吸吸吸不停。看樣子又到了該向醫生報到的時候了。 

西醫看了無數,美國台灣都看過,總覺得只是暫時減緩症狀。公公說小熊是天生體質不好,需要每天吃粉光蔘改善體質。又看他瘦,便去藥局調了粉光蔘加上開胃的物質,並要小熊日日服用。 

*最近熊媽努力研讀的床頭書....

國寶中醫養生智慧.jpg 

不過最近我收到一封電子報,上面是這樣寫的: 

**** 粉光參與過敏體質 *****

Byx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林思偕醫師(就是小熊的醫生)

據報載,都會區過敏兒盛行率居高不下(幾乎每三人就有一人),許多家長會購買粉光參讓孩子服用,期能增加抵抗力,進而改善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或呼吸道反覆感染的症狀。
時過境遷。這些源自中國古代的醫療智慧,可否沿用於近代疫苗普及,速食文化,抗生素過度使用的現代小孩體質實有待商榷。
時至今日,中西醫在過敏症預防治療上的對話仍屬貧瘠。針對粉光參(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 Pub Med 搜尋,找不到較嚴謹地整合病人資料的研究結果,可以作為治療建議的依據。也就是在證據醫學上 (evidence-base medicine) 粉光參對過敏症療效尚未確定。

 過敏症狀本來就會隨時令更迭變化,大多隨年紀增長而緩解。應該要選取合適的對照組,長期追蹤療效,以客觀的研究數據為基礎,才能真正造福過敏病童。

此外中藥品類繁盛,冒然以來路不明的保養藥物讓兒童長期服用,也有危險。過敏是複雜的疾病,涉及基因、特定過敏源,及發炎反應。醫學界對於過敏病的臨床表現與致病機轉都已經有相當的了解,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在此建議: 若孩童處於氣喘發作急性期,或是病情不穩定、經常反覆發作,不建議採取傳統療法。宜趕快就醫,先終止急性炎症反應,再輔以長期保養藥物,避免接觸過敏原及環境控制,孩子必能逐漸拾回笑顏。

---------------------------------------------------------------------------------

每次熊爸要小熊吃粉光的時候,我們夫妻總會有些爭執。不是我不信任中藥,我也知道公公找的是老牌的好藥房,用的上等的藥事實上,很想帶小熊去大醫院的中醫科看一看。只是未由中醫師指示就自行服補藥,身為母親,心中還是有不少疑慮。

最近正在研讀「國寶中醫的養生智慧」一書,書中講到老中醫師巫水生的那一段是這樣寫的:

不少人以為,中醫師養生一定相當重視「補」,平常會吃補品、喝中藥養生茶等等,但事實不然。

巫水生反倒認為,養生必先養心,心情好壞影響健康至鉅,而持續有恆的運動又比食療進補更重要,至於日常飲食,簡單均衡就好,完全打破一般人的印象。

(*注:本書中提到的中醫師幾乎都不吃純補藥養身,而重食材的選擇。)

服用中藥補身需有正確觀念,一是需依個人體質或身體狀況來進補,最好先接受專業中醫師診斷,再開立適合的中藥方,不宜自己隨便亂補…..

另外,不論多溫和,或者上等的補藥,都不宜長時間天天服用。巫水生自己服中藥也是吃吃停停,例如連續吃了兩個月後,就暫停半個月或一個月,讓身體調整一下,然後再繼續吃,才是不傷身且真正促進健康的調補方法。

這些中醫師反對人沒生病就去買藥隨便補身體;他們自己最常吃的食物,都是些平凡無實的食材:炒空心菜、煮白蘿蔔、紅棗燉雞湯、吃魚、吃水果平日練練八段錦、甩手、散步、寫書法來養身。 

記得書中有位老醫師被家長問到:我該買哪種補品或粉光蔘來給孩子吃呢?老醫師生氣的大聲回答:

「你孩子生病就來帶給我看,沒生病吃什麼補藥?只會對孩子的腎臟造成負擔。」 

 讀完本書後我的感想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大智若愚、大盈若沖、大巧若拙、大辯若吶,是很有道理的。那麼大補...就該是食物吧?不論中藥西藥畢竟都不是食物,多少有些有毒性,怎能天天長久的吃? 

不論如何,希望小熊的身體能快快好轉起來,爸爸媽媽當黑眼圈貓熊的日子,也能早點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熊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